严选出好韵
-
寻茶
我们虽非僧侣,却因一份匠心情怀了了云水游行于武夷深山,只为寻那一身青色,闻那一股暗香!因为一份责任,因为一颗匠心。福建佰翔茶业有限公司组成小团队深入武夷山茶源地,为各位茶友寻觅一杯好茶!!
25号的清晨,阳光熙微,温度正好,佰翔小伙伴们在六点的BRT上穿梭直奔厦门北站,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在12点前抵达武夷山北站,一路览尽闽地风光,但也饥肠辘辘,先吃午餐,下午好上山!! 下一站【马枕峰】 中午饱餐之后,小憩。日高丈五睡意正浓,啜一盏中香,品味那有条不紊逐渐释放的隔年茗香,我们正式步入深山,带着云水的轻松,步履也轻了,一路的绿苔磐石,流沙蹊径,独木小桥尽跨脚底。紧绷的肌肉,吞吐的气息,还有那汗衫上拧出来的汗水,此刻不是疲惫而是一场身心的洗礼--吐出浊气,挑战心率,流动着的血液元气,仿佛此刻整个人都空灵仙气了。 大汗淋漓,在艳阳下显得晶莹剔透,一山行,感受茶农采茶的历程,请允许我吟诗一首千山待逋客,香茗复丛生。采摘知深处,烟霞羡独行。 马枕峰是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。海拔五六百米,全峰好似一扇硕大的屏风,也好似一个骏马形的巨枕,故称为马枕峰。这样千岩竞秀,水木清华,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正是我们岩茶的茶源地之一。于此我们的品牌“岩茗九韵”的意境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马枕峰基地里上百年的老枞树,在日月沐浴之下,山泉滋养之中,凝结成一年四季的自然之气--只为融化成你茶杯中的琥珀色。 岩石上的青苔是生命的颜色,老枞底下,姿势更是飒爽,岩韵于此,肃然起敬。一茶一世界,一叶一情怀。漫生活 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,任汤色一点点淡去,慢慢去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。 守一怀净土,盈一眸淡然,以一种轻松从容的态度看待事事物物,伴随幽幽茶香韵润调节下趋于平静,不为社会人间浮躁而停留哀叹!不为凡尘事俗追逐名利! 乾坤虽大,唯吾与世无争,要的只是停靠在心间的那一份超脱与从容!为之,便是身心的一场洗礼,一种真正的养生! 赶路,有时候需要在路边歇一歇,这世界太庞杂,让疲惫的身躯歇一歇,把自家的院子整一整,让阳光照进来,让绿意盛开来,约上三五好友,弥漫茶香,叙诉老时光,欲有一种茅塞顿开的通透。养生亦如此,身心放松,心智豁达了,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美好。 在这样的高山峻岭下能够生存的人们是智慧的,能够屹立的茶树是天赐的臻品,山林里喝茶与室内是不同的,岩缝里的泉水,在高温下马上汽化成杯壁上的水珠,原始的生态环境再经过沙子过滤,着实清澈,单喝都有一丝甘甜,在与我们的岩茶结合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啜一口,疲倦也化成一股清气,四散飘了。 茶园基地 一天的寻茶告一段落,晚上留宿在山上,与我想象不同的是山上人家都美得这么文艺,不得不说武夷山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,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山上人家桌上的这盘车矢菊,不论插花的瓶形还是花枝的插摆都有与着大师梵高《向日葵》异曲同工的美学,或许茶人都是美得这么低调内敛吧! 山上的一宿,有种古人归隐的惬意,晨起,佰翔团队驱车前往茶叶生产区探寻生产工艺和流程。
手工摇青炎夏屋中,传统碳焙工艺使得屋内岩香萦绕,韵味绕长,进去绕一圈,都觉得遍身茶香。在高温的烘焙室里,烘焙师傅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,一切的汗水造就了一杯茶香,一股香醇。连空气中都有一种幸福的味道。摇青是件体力活,摇青的功夫直接影响到茶的香和醇。传统碳焙房 汗水在背上干了又湿,湿了又干,一切只为为您带来一杯好茶,只为这一身绿色,站在高峰上,疲倦竟也化成了喜悦!! 基地寻茶告一段落,一张合照凝聚一路的酸甜苦辣!!寻得好茶 你若愿等、茶不负你
-
制茶
制作岩茶的最大难度是在于制作工艺的实操性太强了,任何一本书上,甚至是老师傅都没有速成之法,一个新手想要做好一泡好茶,需要反反复复地操作练习,长期地实践才能出得了师。在现实中,制茶工艺甚至被当成三个工艺来完成,即“做青师、焙火师、看茶师”,俗称“三个半师傅”,还有半个是泡茶师。
1、采摘
岩茶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,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(开面三四叶),无叶面水、无破损、新鲜、均匀一致。鲜叶不可过嫩,过嫩则成茶香气低、味苦涩;也不可过老,过老则滋味淡薄,香气粗劣。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;不同品种、不同岩别、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,不得混淆。
图解繁复的岩茶制茶工艺
2、初制
岩茶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,是工序最多、技术要求最高、最复杂的茶类。其制法极为精细,基本制作工艺包括:萎凋→摊晾→摇青→做青→杀青→揉捻→烘干→毛茶等工序。
3、萎凋
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。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。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。图解繁复的岩茶制茶工艺
4、做青
岩茶制作工艺最重要的阶段是做青,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,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。并均匀地加深,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,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,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,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,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,兼有红、绿茶的风味优点。
图解繁复的岩茶制茶工艺
5、杀青
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,主要的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。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。高温下完成团炒、吊炒、翻炒三样主要动作,才能达到品质要求。
图解繁复的岩茶制茶工艺
6、揉捻
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。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,还能提高茶汤浓度。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,揉20余下即可进行“走水焙”。
图解繁复的岩茶制茶工艺
7、三道火
岩茶传统碳焙工艺“三道火”。初焙、复焙、炖火。
8、簸扇、凉索、拣剐
走水焙下焙后,簸扇去片末,然后摊凉5-6h,以增进后熟作用,使滋味醇和、色泽沙黄而浦润。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,即可复焙。
9、分筛与归堆
分筛
归堆
炖火
第三道火,即炖火,俗称“炖火”,也就是茶在足干的基础上,进行文火慢焙的过程。炖火过程的细致处理,为岩茶所独有,而为任何其它茶类所不及。
10、装箱
“岩骨花香”便通过这一道道繁琐的工艺形成了。
-
好韵
每一种品质好茶的诞生,都是一趟精彩的旅程。由多名外部专家组成的独立审评团队,通过视觉观察茶叶纹络、色泽,老练的双手细细捻磨茶叶,了解细微的干湿区别。满足标准的茶叶继而被冲泡以观察茶汤色泽,透亮度;而重中之重的闻香品茶环节是最为细致入微的,往往需通过第7道甚至第11道过后,才能分出香气的持久性、茶叶的耐泡性。最后看叶底,观察其完整性、均匀性和软硬度。唯有那些赢得一致青睐的品质好茶才将出现在岩茗九韵的名单中。质朴求真的用心和客观严苛的甄选,只为奉献给您一份动心茶韵。